金秋十月,北京的文化生活画卷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10月16日,一场以“潮探非遗味,酱香六百年”为主题的文化盛事——第七届六必居酱菜文化美食节暨2025非遗滚坛糖蒜开坛仪式,于北京西外文化休闲广场正式启幕。本次活动作为展览路街道“展展有约 金秋惠购”惠民消费季的核心篇章,由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与展览路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并得到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市调味品协会的鼎力支持。它不仅是一场味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新路径、以高品质文化供给服务市民、赋能城市发展的深刻实践。
启动仪式上,各位邀约嘉宾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们表示,老字号是中华商业文明的“活化石”,更是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六必居为代表的众多老字号品牌,正以一种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方式,让非遗“活”在当下,“火”在民间。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实践,更是对提振消费信心、繁荣区域经济的有力贡献。
启动仪式上的其他系列环节,也深度诠释了本次活动的文化内涵。“文化溯源”环节通过专题视频,引领现场观众穿越历史长河,回顾了六必居近六百年的酱艺传承与文化积淀。非遗文化传承舞台话剧《薪火一脉传六必》用生动感人的舞台表现形式,吸引了民众围观。而后,“产业溯源”环节则面向未来,发布了企业的发展愿景,展现了老字号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使命与担当。这些环节的设置,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非遗文化如何融入当代、走向未来的庄重宣言。
非遗矩阵星光熠熠,构筑“活态传承”的社会样本
本届文化美食节最引人瞩目的亮点,在于集结了京城多家老字号,形成了京味特色“非遗矩阵”,这本身就是一场意义非凡的公益性文化展示。活动现场,首农食品集团旗下的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龙门米醋制作技艺、白玉豆制品制作技艺、三元梅园宫廷乳品制作技艺等众多国家级、市级非遗项目齐聚一堂。
此外,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正明斋饽饽制作技艺、百花蜂蜜采收加工技艺等承载着深厚京味文化的非遗技艺也携手登场。金狮酱油、天源、京华、JING TANG(京糖)等老字号与统一、李子柒螺蛳粉、盐津铺子大魔王等知名品牌同台交流,共同为“如何活化非遗传承”这一时代命题,提供了丰富多元、可触可感的实践样本,彰显了强大的文化自信与行业凝聚力。
守正创新并举,让非遗在人间烟火中绽放新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活用。六必居以“守正创新”的实践,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
“守正”,是对百年匠心的致敬。备受瞩目的“2025非遗滚坛糖蒜开坛仪式”,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的核心工序直观地呈现在公众面前,让市民亲身见证了传统工艺的精妙与严谨。在六必居特展区,“散打二八酱”和“散打酱油”的怀旧场景,更是对品牌创立之初便立下的“秫稻必齐、曲蘖必时”等“六必古训”的生动诠释,吸引了无数市民排队体验,重温那份不变的醇厚酱香。
“创新”,则是为非遗文化赋予时代活力。在“酱趣美食实验室”里,二八酱奶茶、二八酱冰淇淋等跨界美食,展现了传统味道拥抱新潮的无限可能。在龙门米醋专区,充满趣味的“化龙跃”、“投壶问‘禄’”等互动游戏,让百年醋香在欢声笑语中焕发年轻活力。六必居和盐津铺子大魔王战略合作发布,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了品牌合作共赢的新路径、新可能。
为了鼓励民众主动加入到非遗传承的行列中,现场精心设计了六大创意打卡点。游客在“开坛见味”、“匠心酿造”等互动中,能沉浸式地感受非遗传承中不可或缺的“匠心温度”与“时间价值”。而完成打卡即可获赠的定制款“显眼包”,不仅方便了市民将“非遗产品”带回家,更以一种时尚、亲切的方式,推动非遗文化真正走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
以文化繁荣赋能城市活力,打造非遗传承的“西城实践”
作为展览路街道“展展有约”惠民消费季的重头戏,本届酱菜文化美食节的成功启幕,深刻诠释了政企联动、以高品质文化供给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西城实践”。
它首先是一场普惠市民的公益性文化体验。活动打破了非遗文化的殿堂感,将其还原到可触、可感、可品的人间烟火之中,让市民在逛市集、品美食、玩互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更深远地看,这场文化盛宴正在切实地转化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它不仅为六必居等老字号品牌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与消费者深度互动的平台,更通过聚合二十余家品牌的强大势能,为非遗技艺的市场化转化和产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以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更新模式,有效提升了西外文化休闲广场乃至周边商圈的文化魅力与社会活力,为首都的秋日文旅市场,增添了一张充满底蕴与温度的“金字招牌”。
据悉,本次探味600年国风文化市集将持续至10月19日晚21:00。作为一场向全社会开放的文化盛宴,活动欢迎广大市民亲临西外文化休闲广场,共同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都市的蓬勃生机,共享这份属于时代的文化自信。